汛情危急,化院人行動早﹑措施實﹑損失零
進入7月以來,黃岡市區強降雨持續近十天,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自7月5日10時升級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為Ⅲ級。
永利集团位于紅燭湖旁,全校唯一一個有地下室的大樓,且地下室存放有學校的危化品和劇毒品。防汛形勢相當嚴峻,為此學院也相當重視防汛工作,7月4——5日周末已安排領導值班。7月5日(星期天)總支書記施向榮和分管實驗室副院長龍濤全天候值守,面對瓢潑大雨,非常擔心大樓地下室危化品和劇毒品的安全,一旦洪水倒灌到地下室,後果不堪設想。下午6:30他們下班時一再叮囑門衛師傅,一旦有險情馬上聯系他們。
7月6日淩晨5:00龍院長放心不下趕到學校,發現情況危急,6:00打電話給施書記,龍院長電話說湖水快過路面,情況危急,施書記立馬叫她兒子開車送到學校,到校時紅燭湖水已漫過路面,汛情危急,施書記一聲令下,通知全院教職員工火速趕到學校搬遷地下室的危化品,不到7:00,上至近60歲的楊水彬、廖學紅、朱立紅、郝衛東、莫小曼、潘俊雄、葉發兵等老教師下至剛入職的博士全都冒雨趕到學院,阮志軍陳小利丶龍濤徐蘭英丶陳建張燕等夫婦二人都參加了,陳硯美、餘楊等老師把孩子一人留在家來搶險,何文濤不能來派高京來支援搶險,還有很多很多,男女老師不顧大雨淋濕衣服,早早趕到,迅速投入到危化品的搬遷搶險工作之中,大家齊上陣,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争先恐後,汗流浃背,一上午把所有的危化品從地下室搬上二樓。
老師們在緊張地搬遷危化品
門衛占師傅積極參與。
四小時的搬遷過程中,校領導王峰常委和教務處等領導親臨指導。11:00學院班子成員再一次去地下室地毯式地搜索一遍,确保沒有半瓶危化品遺漏。剛剛搬完危化品,地下室就開始進水了。接着學院黨總支部緊急召開總支委員擴大會議,研究部署學院抗洪搶險工作,高度重視地下室抽水情況,并明确規定從7月6日起實行24小時值班,每兩小時一次巡查地下室。迅速排出值班表,強調抗洪搶險工作紀律。
7月7日,滂沱大雨,下個不停,為了防止洪水從空調管口和下水管口倒灌,龍院長、張院長和門衛占師傅、陳建、解明江等青年教師穿着下水衣、拿着堵漏王,一個一個管口進行封堵,并請空調師傅将一樓所有空調外機上移擡高。
雨在嘩啦啦的下,水位在嗖嗖的上升,水面已達一樓的第三個台階, 擔心晚上水面漫過所有台階進入一樓。又接到學校通知市防汛指揮部有關專家預測,8日不下雨,長河全線水位上漲10公分左右,提醒我校南北校區一樓都要做好進水準備,請校内各單位迅速轉移一樓重要物資和設備。南北校區水位達到了高壓配電房的極限水位,市供電公司關掉了南區總電源。 一樓是我們剛建好的“化學分析測試中心”,集中了學院所有的高端精密儀器設備,一旦進水,損失慘重。晚上11點施書記指揮,龍濤院長帶領葉輝丶阮志軍丶肖延量和萬柳等青年教師克服困境,不顧個人安危,深夜在伸手不見五指(全校停電)的深水中冒雨搶運沙袋到化學樓大門、新材料研究院門口築堤攔水,張萬舉院長、龍濤院長和劉傑丶萬柳等博士晚上在學院嚴防死守!确保化學樓一樓設備不受損失。
學生宿舍進水了,學院緊急組織班子成員和徐濤、林軍奇等6名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宿舍一樓的學生物品進行整理和擡高轉移,在老師們的努力下,一樓學生的物品基本沒有損失。
7月8日下午,暴雨如注,水位驟升,水面已漫過一樓所有的台階,距離一樓平面僅僅差5cm,一樓高端精密儀器面臨着水患危險,危情迫在眉睫,學院一方面組織莫小曼等十六老師克服困難參加搶險,運送沙袋築堤,清理一樓實驗室,并将物品全放到台面上,搬運磚塊将儀器墊高,查地下室水情,補空調管洞口等,另一方面緊急求援,邀請相關公司派工程師指導擡高重大設備,兩位工程師分别從鄭州和蘇州搭乘飛機趕到學院,經過兩天兩夜的精心指導,黃林勇等8名老師們動腦動手把近1噸重的電鏡掃描儀、X射線衍射儀和X射線熒光光譜儀等三種精密儀器設備升高了50-100公分的安全高度,即使水位繼續升高也能保住數百萬的儀器設備免受損失。設備擡高了,大家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露出來久違的笑容!
危化品是需要合适的溫度,從地下室搬上樓的危化品已經4天了,擔心溫度高會引起爆炸,學院組織老師将搬上來的危化品進行清理分類,并向校領導彙報,要求架設一條專用電線,确保危化品實驗室空調能啟動。學校領導十分的關心化學樓上危化品的安全,多位領導前來指導,并迅速協調開通專線為藥品室供電降溫。
學校領導對永利的防汛工作十分關心,多次巡查指導一樓設備安全和地下室的防汛防護工作。
7月9日至11日,在确保學院設備财産安全的同時,龍濤院長帶領肖延量、曲豔波、鄭申棵、阮志軍、林軍奇、徐濤、葉輝等8名青年教師參加學校抗洪突擊隊,積極為學校南北校區防洪築壩。
7月12日﹑13日,學校決策英明,部署有方,校園積水退去,學院接到通知立即對學院學生宿舍﹑化學樓内及周邊區域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掃和消毒。一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戰疫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十天的抗洪搶險,化院人行動早﹑措施實﹑設備物品零損失。得益于:
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相關處室鼎力相助。王立兵書記、陳向軍校長、陳朝陽書記、馬志斌校長和王鋒常委等領導多次親臨指導,還有科技處、教務處、研究生處等關心幫助。
二是學院班子靠前指揮、率先垂範。施向榮書記不顧年齡大、身體弱,一直堅守一線,從未離開;龍濤院長和張萬舉院長日夜堅守,吃苦在前;胡永紅書記勤勤懇懇,後勤保障有力。
三是青年黨員教師積極參與,愛校如家。青年教師主動參戰,不怕苦、不怕累,龍濤、肖延量、阮志軍、葉輝、曲豔波、林軍奇、萬柳、徐濤、鄭申棵等老師既參加了學院抗洪搶險,又參加了學校抗洪突擊隊;龍濤、黃林勇、肖延量等老師腳磨破了皮,輕傷不下火線,繼續戰鬥;施向榮、龍濤、張萬舉、胡永紅、肖延量等老師抗洪十天,堅守十天,洪水不退,崗位不離;曲豔波、劉傑、林軍奇等老師不管學院是否安排,堅持每天到學院參加值守搶險;還有解明江、陳建、王鶴文、張龑、莫小曼、陳文、餘楊等等,他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舍小家顧大家,愛校如家,是永利集团最可愛的人!
四是行動迅速,科學實施。早在周末7月4—5日開始值守,湖水漫過路面,立即搬遷地下室危化品,并布置實施班子成員帶隊24小時值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消除隐患。面對洪水肆虐,學院科學施策,堵管口防倒灌,強排地下室水,值班老師全天候每兩小時一次到地下室查看水情,同時邀請外地專家指導,科學地擡升高端精密儀器。
百年未遇的洪水,十天的抗洪搶險,全院教職工共同努力,尤其是青年教師的辛勤付出,使學院的損失降為零。這彰顯了永利集团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彰顯了永利集团青年黨員教師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的精神,彰顯了永利集团全體教職工舍小家顧大家,愛校如家的情懷,願永利集团繼續弘揚抗洪搶險精神,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上邁上更高的台階,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