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知識錦囊
一、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這類病毒顆粒的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顆粒就像一頂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
二、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世界衛生組織将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
三、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人傳人?
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表示,已确認出現人傳人的傳染,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感染。
四、如何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幹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出現發熱、乏力、幹咳表現,并不意味着已經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有武漢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内曾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或出現小範圍聚集性發病,應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
五、此次疫情是如何産生的?
鐘南山認為,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感染人群的地理分布跟武漢海鮮市場(華南海鮮市場)關系很密切。這個所謂的海鮮市場有很多野生動物,有關部門關閉該市場以後,還是陸續出現了感染的病例。同時,大概在全國四、五個省市,以及國外都發現相關病例,幾乎都跟武漢有關系。
六、目前如何防控疫情?
鐘南山表示,目前,防控疫情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早發現、早診斷,還有及時接受治療、隔離。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說,對已經診斷或者将要确診的病人進行有效隔離,也極為重要。
七、各個地區如何做好聯防聯控?
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建議,武漢要把疫情、病人感染者控制住,盡快防止向其他地方擴散。其他各省市的病人要切實地發現,有不舒服、有症狀、有接觸者,要到相關的門診去檢測,檢測以後及時地發現、隔離。在其他地區發現患者後,不但要對患者進行隔離,跟患者接觸的病人也要按要求隔離。這樣把有限的傳染源控制住,就不會引起大規模的擴散。
八、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就醫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特别應注意的是,診療過程中應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九、如何降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1、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2、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
3、避免與任何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
4、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
5、将肉和蛋類徹底煮熟
十、如何保護或防止自己和他人染病?
1.在咳嗽或打噴嚏後,飯前、便後、手髒時,在照護病人時,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以及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洩物後及時洗手,手髒時,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如果手不是特别髒,可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2.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
3.将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内
4.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接觸(包括在公共場所吐痰、觸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以及與農場牲畜或野生動物接觸
十一、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事宜需要注意?
1.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闆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前要洗手。
2.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十二、到生鮮市場采購需注意哪些事項?
1、接觸動物和動物産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
2、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
3、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十三、在生鮮市場裡工作的群體該注意什麼?
1、接觸動物或動物産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每天至少對設備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
3、在處理動物和生鮮動物産品時,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和做好面部防護。
4、下班後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并将其留在工作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