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我們為什麼學化學?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又會有很多初中生将要接觸到一門全新的學科:化學。也會有很多高中生、大學生、乃至研究生将要繼續化學的學習。
不過,無論是對于新入門的同學,還是對于已經學習到一定階段、甚至選擇了這個專業的同學,“我們為什麼學化學?”都是一個萦繞于心的話題。
那麼,今天不妨就由化學界最傑出的科學家們,為我們來講講這化學的第一課——
我們為什麼學化學?
富國之策,雖不止一端,要在開辟天然富源,促進生産建設,發達國防工業,而待舉百端,皆須化學家之努力。
——戴安邦
戴安邦(1901--1999)
著名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我國配位化學奠基者之一。畢生緻力于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培育了中國幾代人才。
作為新中國的化學家,要想充分利用我們的豐富資源,首先須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化學。
——傅鷹
傅鷹(1902-1979)
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國膠體科學的主要奠基者,中國色譜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化學家的“元素組成”應當是C3H3 。即:Clear Head(清醒的頭腦)+ Clever Hands(靈巧的雙手)+Clean Habits(潔淨的習慣)。
——盧嘉錫
盧嘉錫(1915—2001)
著名物理化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科院院士(學部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在結構化學研究中有傑出貢獻,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有着重要推動作用。
化學是不斷發明和制造對人類更有用的新物質的科學。化學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
———徐光憲
徐光憲(1920-2015)
著名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譽為“稀土之父” 。
化學是一門發現的科學,創造的科學,也是支撐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科學,化學在解決糧食問題、戰勝疾病、解決能源問題、改善環境問題、發展國家防禦與安全所用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白春禮
白春禮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長,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納米科技專家。中國掃描隧道顯微學的開拓者之一。
化學對改造人類客觀世界可以發揮很大作用,但是作為個人來講最吸引我的就是它變化多端。當你感覺到它的變化多端,就會具有一種挑戰性,如果你對發生的事情無法做出非常具體判斷的時候,就會産生巨大的好奇心。
——楊玉良
楊玉良
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前校長。中國高分子化學領域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基礎研究“攀登計劃”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問題專家組首席專家,主要從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
化學的最迷人之處,是它在長期的實踐中開闊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提供了資源開發的依據,賦予人類以非凡的創造和合成化合物的能力。依靠化學,不僅能夠改造原有的化學物質,而且可以創造出自然界原本沒有的化學物質。人類日益美好的衣、食、住、行和現代生活方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化學的貢獻;當代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成就也無不直接或間接地依賴者化學的發展。沒有化學,便沒有現代人類文明。
——周其鳳
周其鳳
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IUPAC副主席。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領域的研究。
化學和化工是上下遊,化學是創造新物質,化工是把化學家發明的在工業上實現。化學可以為改造人類的生活做出最重要的貢獻。
——李靜海
李靜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主要從事顆粒流體兩相系統量化設計和放大研究。
化學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有兩方面:從理論上來講,它可以直接觸及到原子分子層次,就是現在科學最前沿的層次來做研究;從實用性來講,它可以解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中方方面面的問題,為物質文明的發展做出直接的貢獻,兩個方面既有它的科學性又有它的應用性。
——李燦
李燦
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學家,主要從事催化材料、催化反應和催化光譜表征方面的研究。
化學這個領域頂天立地,一方面,要從理論上解決問題需要很多的知識,特别是物理化學的知識;同時它的問題非常具體,都是日常生活中提出來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感覺到很有成就感。
——侯建國
侯建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長期從事物理化學領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單分子特征和操縱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化學是一門最有用的、實用的科學,是能夠為人類做好多事情的一門科學。從上天的航空,到生活方方面面,隻有靠它解決,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立志學好化學。
——趙玉芬
趙玉芬
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磷化學及生物有機化學
學習無限大,世界無限大,宇宙無限大,太大了研究不了,那就研究無限小,研究分子和原子,所以化學是認識世界很重要的手段。
——張玉奎
張玉奎
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家。提出了多維立體分離的思想,構建以超濾膜為接口的多維毛細管電泳分離蛋白質技術平台,并用于蛋白質的精細結構研究。
化學有非常多的奧妙,有非常多的實證證明。一旦進入高層化學領域,深入到化學裡面會有無限多的妙趣。化學離我們比較近,我們經常接觸奧秘,然後又能知道奧秘裡是什麼東西,所以化學是非常令人感興趣的。
——程津培
程津培
中科院院士、有機化學家。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從事物理有機化學研究。
化學的魅力主要還是能夠創造新物質、認識新物質。這些物質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鄭蘭荪
鄭蘭荪
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原子團簇科學研究。